联系方式
CONTACT INFO
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实验室的第三方质控品?
选择适合实验室的第三方质控品,核心是匹配检测需求、符合技术规范、适配现有系统,结合实验室规模和检测场景综合判断。
1. 明确核心匹配需求
贴合检测项目:优先选择覆盖实验室所有常规项目、特殊项目(如肿瘤标志物、自身抗体)的质控品,避免遗漏关键检测环节。
适配检测系统:确认质控品兼容实验室现有仪器品牌、型号及试剂体系,避免因不匹配导致质控结果失真。
匹配样本类型:根据实验室检测样本(血清、血浆、尿液、脑脊液等)选择对应基质的质控品,减少基质效应影响。
2. 核查技术合规性指标
溯源性:优先选择可溯源至国际标准(如 ISO 17511)或国家参考物质的产品,确保质控结果具有可比性。
定值准确性:查看产品说明书中靶值、不确定度的标注是否清晰,有无权威机构认证(如 CNAS、FDA)。
稳定性与效期:选择效期适配实验室使用频率的产品,短期使用可选小规格,长期使用需关注冷藏 / 冷冻条件下的稳定性。

3. 结合实验室实际场景
规模适配:小型实验室可选择多项目组合质控品(如生化 + 免疫联合质控),降低采购和管理成本;大型多系统实验室可选择支持统一质控规则的产品,便于集中管理。
质控浓度梯度:根据临床检测需求,选择包含正常浓度、异常浓度(尤其是临界值、罕见高值 / 低值)的质控品,全面覆盖检测范围。
操作便捷性:考虑质控品的复溶难度、开瓶后稳定性(如是否支持多次使用),减少操作误差和浪费。
4. 评估品牌与服务保障
品牌口碑:优先选择市场认可度高、售后服务完善的品牌,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或技术支持不足影响质控工作。
定制化能力:若实验室有特殊检测项目(如科研项目、小众临床项目),可选择支持定制化质控品的厂商。
- 上一篇:准确度和正确度有什么区别
- 下一篇:没有了!